一般公司的面谈时间在20—30分钟。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,许多同学还没有太多职场经验,一来不知道如何准备,二来也不知道面试问题的套路。其实,对于人力资源部门和岗位领导来说,招聘流程现在其实又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(体制内就更不用说了)。面试官问的每一个问题,都是经过精心准备,绝不会随便乱问。所以,在回答每个问题前,都要考虑问题背后的逻辑。毕竟,任何社会任何职场语言的逻辑背后的“含蓄”意味,都是必要的。
我们有必要按照分析日薪208万妹子和你忍一下哥哥之流们的声明或者道歉信那样,分析一下面试问题。
题目1
从大学跨人社会,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选择。你在选择生活,生活也在选择你,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或重要经历。
这个问题往往是第一个问题,是原则性的,是要考察你的“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”。额,就是说,用一个考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将考生很快引人面试情境,同时供考官能够了解一些考生的背景情况,为后面的提问收集信息。
先给你一个套,你说的每一句话,都有可能是面试官下一个问题的突破点。
[评分标准]
优:(8—10分)所具备的知识、经历及取得的成绩有利于较好地适应拟任职位。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,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谈得较为准确、诚恳、有分寸。
中:(4—7分)所具备的知识、经历、素质基本适应拟任职位,基本上较炙客观地分析自己、但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认识不够,对自己的优势的评价较为牵强。
差: (0—3分)自身的适应性及相关素质较差。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,有虚假夸大成分。
你回答的是真是假,在老辣的面试官面前,他基本会一目了然的。
题目2
听说有的大学生很不愿搞宿舍卫生,他们的理由是:“做大事者不拘小节”。但管理卫生的老师却说“一室不扫,何以扫天下?”。请问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?
考的是“综合分析能力”,优秀是面试者能充分说明中两个观点的合理性,并能辩证地分析这两个观点的背景。
[评分标准]
优: (8—10分)能辩证地阐述这两个观点都正确。
中: (4—7分)认为这两个观点都正确。
差: (0—3分)偏激,就一个观点批另一个观点。
题目3
假如你在做毕业论文期间,无意识中发现你的一位好友伪造毕业论文中的实验数据,这位好友再三请你为他保密,不然就会影响他的毕业,请问你怎么办?
考察考生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性,用规范和准则约束语言和行为的意识。
[评分标准]
优:(8一10分)有明确的按规则办事意识,通过各种途径说服好友停止错误作法:想方设法帮助好友修改论文(如何通过与指导老师请教或讨论问题的形式,婉转地说明其论文的缺陷,请老师予以协助等),但不伤害好友的自尊心。
中: (4—7分)有明确的按规则办事意识,直接将此事报告给指导老师;因处理方式不当,伤害同学的感情或影响其毕业。
差: (0—3分)以个人感情为重,为其保密,使其顺利毕业(尽管日后能协助好友修改论文)。
题目4
在一次朋友聚会上,有位朋友和你交谈时,猛烈地批评最近报纸上刊登的某一文章的观点,而他不知道你正是这篇文章的作者,这时,又有一位朋友加人你们的行列,谈话中他无意指明了你是这篇文章的作者,先前那位朋友顿觉很尴尬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是你会怎么办?
通过设计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,考察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的意识,沟通和协调能力。
[评分标准]
优: (8—10分)情绪反应稳定、从容、能用幽默的语言等其他巧妙的方法化解尴尬的局面,减轻对方的压力,给双方台阶下。
中: (4—7分)有化尴尬局面的意识,但方式、方法欠妥当。
差: (0—3分)避而不谈,或借机讽刺挖苦他人。
题目5
我们这次面试主要是想更具体深人地了解你各方面的情况,从今天你表现的情况来看,就你所说的内容而言,结果是不错的,但凭我们的经验,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是会说的不会做,会做的不会说,我们看你大概也有这种夸夸其谈、不够脚踏实地的特点,我说的没有错吧?
考察考生对事物变化反应的敏捷性;处理突发事件的情绪稳定性、理智性和周密性。
[评分标准]
优: (8—10分)镇定自若,能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,从容地回答问题并消除考官对自身的怀疑。
中: (4—7分)神情有些紧张,但基本能组织语言为自己澄清与解释,说服考官。
差: (0—3分)非常紧张,虽极力辩白却又没有说服力;或违背事实向考官承认自己实干精神差,今后一定努力改正等自我否定的话语。
题目6
没有问题,在前5个问题考察过程中,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。
考察考生言语的标准性、条理性、流畅性、以及言语的感染力、说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