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本科生而言,由于没有做好答辩的准备,很多毕业生在答辩的时候都会把答辩自述,变成“PPT阅读”。事实上,对于毕业答辩的评委老师来说,他们是来听我们的答辩报告的,绝对不是听我们读PPT的。因此,小编提醒各位在答辩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:
1.关于开场白和PPT的首页信息
PPT的首页信息,一定要用醒目的字体给出论文题目、学生姓名、指导教师的姓名和职衔、专业、单位、日期、地点等信息。
开场白建议:“尊敬的各位老师,我毕设论文的题目是...,我的指导教师是XXX老师”。接着一边念“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老师汇报我的工作”一边用诚恳的表情环视一圈各位评委老师。
注意:答辩的时候,一定要避免这句常见的口语——“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”。
2.关于PPT的第二页
PPT的第二页通常是论文工作的简介,包括问题陈述(可概括本论文面对的问题是什么,问题的来源是什么)、主要工作(概括论文开展了什么工作,必要时指出目标是什么)。
建议:论文简介包含的信息要求简练,在一分半钟内的时间交代完,最后接一句口语“下面是具体内容安排”,并翻到下一页内容提要。
3.内容提要:
内容提要的基本要求如下:第一项是引言:交代背景、研究动态和研究内容;每一项的要求:如同一个标题,长度不超过一行;条目形式:建议用序号区分各条目,不用点号;条目数目限制:通过合理归类将条目数目控制在7条以内;行距:内容提要用双倍行距;重复出现:内容提要应重复出现在相应位置,相应位置的对应条目用颜色标注;最后一项是结论与展望:总结工作、交代主要贡献、指出未来工作……
4.引言部分:
第一部分:交代研究背景,引出问题,一部分老师可能对具体问题不熟悉,因此对具体问题进行讲解(可采用示意图)。
第二部分:交代现状,别人做了什么,有什么基础,还有什么需要做。
第三部分:交代自己的研究内容,指出研究内容的重要性或必要性,最后简述研究思路和期望目标。
注意:上述三部分应相互关联,不仅给出了问题,还让人看出问题的来龙去脉,如果涉及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,尽可能给出通俗易懂的定义。
5.核心内容的重组建议
核心内容的组织:如果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超过四章,应重新组织,使得核心部分的内容不超过4条。
第一类安排方式:第一部分交代方法、第二部分交代结果、第三部分讨论结果。
第二类安排方式:按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。
第三类安排方式:先交代完成的工作,接着按顺序交代主要贡献。这种方式适合贡献交代的论文。
6.关于幻灯片的风格建议:
明确主题:每一页应有一个确定的主题,该主题通过标题指明,切记不要使用内容提要的大纲标题。不同主题应分配到不同页面之中。一个大的主题则可以分配到不同页面之中。
简练文字:在一页内尽可能使用包含关键词的短语句交代意思,不能出现很长的段落句子,除非个别地方申明一条重要结论。详细的介绍应采用口语交代。
统一风格:统一图形风格、统一文字语法与风格、统一排版风格、统一文献引用风格等。
减少图表和公式数目:一页不能包含太多的图表和公式等对象,每一个对象应能看清、排版美观。如果论文中有较多公式,这里只应放入那些重要的公式。
条目符号建议:在一页内输入条目时,建议不要用大点作为起始符号。如果使用大点,那么在条目较多时,评委容易迷失你讲到哪里了。可以用数字符号或者引人注目的图案符号。
使用不同语气区分不同来源:使用不同语气区分通用知识、文献知识和自己的贡献的交代。例如,对于通用知识可以使用“我们知道”启动介绍,对于文献知识可采用“据某文献研究”启动介绍,对于自己的贡献可采用“我们得到”、“我们给出”或相似短语启动介绍。
7.关于结论与展望
概括论文工作:概括论文针对什么问题、做了什么工作、有什么结果等。主要贡献:以条目形式罗列主要贡献,数目不要超过4条,并指出这些贡献有什么重要性。主要贡献可以是提出了什么、发现了什么、补充了什么、开发了什么、启动了什么等。
展望:指出论文工作的不足、有什么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、个人有什么打算。
8.结束语
由于本科答辩一般采用集体答辩形式,每人时间有限,可以简单用“最后感谢我的老师一年来对我毕设工作的指导,也感谢帮助过我的其他人,最后感谢在场的评委老师,谢谢老师们!”结束自己的报告。
相关文章推荐:
→以上就是今日分享,更多的论文技巧,请查看论文畅文章栏目目进行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