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由绪论、本论、结论三大部分组成。绪论、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应比较简略。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,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。
论文结构的调整,主要是检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。所谓结构不合理,表现在头绪繁多而杂乱,层次不清晰,重点不突出或重点确定有误,内部次序颠倒,首尾缺乏照应等。
一篇论文要保持合理结构,应符合以下原则:顺理成章,依理定形;以意为主,首尾一致;瞻前顾后,调整结构;次第有序,条理清晰。
论文结构修改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:
第一,层次是否清楚,思路是否通畅。一般可以先从大小标题之间的关系来看文章的思路和层次。如果论文不设小标题,则必须从内容方面去判断。例如,文章在内容上是否符合“提出问题,解决问题”的逻辑联系;全文的布局、层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有条理;层次的脉络是否分明.顺畅;各段的分论点是否明确、协调;对杂乱无章的阐述要梳理通顺,删去重复和矛盾的地方,补上缺少的部分,达到全文意思上连贯通畅。要通过调整,使文章层次清楚,结构严谨,首尾圆合,浑然一体。
第二,结构是否完整。论文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。一篇论文要有绪论、本论、结论三大部分,各部分协调-致,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,也要有翔实的材料、充足的分析论证,还要有鲜明有力的结尾。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的主次、详略是否得当。
第三,结构是否严密。一篇论文的论点与论据,大论点与小论点之间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性。如果论文结构松散,要加以紧缩,删去那些多余的材料,删去添枝加叶、离题太远或无关紧要的句段。为使结构严谨和谐,对全文各部分的过渡和照应、结构的衔接、语气的连贯等方面,也要认真地考虑和修改。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