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。古人吟诗赋文,强调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。而毕业论文,也是学生毕业前最后的.最精美的一件作品,因此要求语言要精美、得体。要使论文写得准确、简洁、生动,就不能不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修改。
论文的语言修改,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:
第一,表达清楚而简练。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,是一篇 高质量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。为了使文章精练,必须把哕唆、重复的文字,改为精练、简洁的文字。
第二,文字表达的准确性。为了提高语言的准确性,就要把似是而非的话,改为准确的文字,做到言之有物、一-语中的,提高准确性。
第三,语言的可读性。为了提高语言的可读性,就必须把平淡的语言改鲜明,把拗口的语言改流畅,把刻板的语言改生动,把隐晦的语言改明快,把含混、笼统的语言改清晰具体。
如何加强语言的推敵和锤炼呢?
为了使语言准确、简洁、生动,不能不锤炼字句,而锤炼字句,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。对语言的锤炼加工,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,所以锤炼不能脱离内容的需要,去孤立地雕琢文辞,追求华丽,堆砌辞藻,这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要明确的。
另外,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:
第一,要尽可能利用准确、生动、简洁的语言,要坚决改掉生造词语词类误用、词义混乱等用词不当、词不达意的毛病,坚决消灭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、自造词。鲁迅说他自己写文章“不生造除自已之外,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”,“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生造出来的字句,是不大用的"。这样一种严肃认真、一丝不苟的精神,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。
第二,对结构残缺、结构混乱、搭配不当等不合语法的句子,要注意改正,使之合乎语言规范。唐代诗人杜甫说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字句要好,就必须反复锤炼,反复琢磨修改。
第三,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,力求上下贯通,语气一致,通顺流畅。
第四,检查标点,规范书写。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构成要素之一,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,用得恰当,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;反之,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,甚至产生歧义。检查标点符号,主要是看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正确,以及调整点错位置的标点符号。修改时,要严格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。另外,修改时,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规范的字改规范,抄写时要书写工整、字迹清楚。还有,在修改中,对论文中的图表、符号、公式等要进行仔细检查,要合乎.规范,对比较复杂且容易出错的地方,更应仔细校正。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