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论文中摘要的篇幅有限,想要通过有限的几句话浓缩概括论文的精华,通常会让论文的作者感到头疼。而在写作的过程中,论文摘要经常被写成“两个极端”。
极端1 摘要过于简单
过于简单的摘要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论文观点。比如,有的学术论文创新内容很多,摘要却过于简单,甚至不分主次,本末倒置,把不重要的内容进行详述,而需详述的部分却只是寥寥数笔,一语带过,导致摘要无法真实反映论文观点。
针对这一现象,作者应该真正意识到摘要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,修改摘要时尽量做到使之客观反映出论文的创新点和特色之所在。
极端2 摘要过于复杂
过于复杂的摘要,不能凸显论文的观点。有的论文摘要内容写得过多,使读者看了云里雾里,感觉不知所云,不能凸显论文观点;有的论文摘要铺垫过长,将无关紧要的文字植入其中,字数一大堆,但是内容空泛、言之无物,甚至连一句有价值的信息都没有。
其实,规范的摘要应准确、简洁地向读者传递与论文等量的信息,让读者能迅速了解论文的观点,确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全文,同时也为二次文献的编写提供了方便。
因此,针对这一问题,作者应该精炼摘要的内容,去掉常识性内容,开门见山地直陈论文观点,在最简约的字数内把论文观点呈现出来。
总之,学术论文的摘要一定要尽可能的客观、简洁,并能够准确的反应论文的观点。大家在摘要的撰写和修改的时候,一定要尽量避免上述“两个极端”,写出规范的摘要。
相关文章推荐:
→更多关于论文选题和开题的干货内容,请继续关注论文畅进行了解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