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献即前人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。优秀的文献查找、管理及阅读能力,是每一位科研人员必备的重要的基本素养。查阅文献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,很多问题都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的。在发现问题后,为了确定这个题目是否有研究价值,也需要查阅相关文献,看目前的研究是否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如果自己的研究能力无法超越已有的研究成果,就说明这个选题没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。在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仍然需要查阅大量文献,一方面是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支持、论述自己的观点;另一方面是用自己的研究去验证已有的某个观点,或者去推翻已有的某个观点。
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。可以借鉴一些专门的数据库,例如:
中国知网(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、中国博士/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):https://www.enki.net
维普数据库:http:www.cqvip.com
万方数据库:https://www.wanfangdata.com.cn
读秀知识库:https://www.duxiu.com
超星电子图书:https://www.sslibrary.com
还可以使用学术搜索引擎,如:google学术搜索(https://scholar.google.com)、百度学术(https://xueshu.baidu.com)等。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,也可以利用“从文献到文献”的方法补充搜集文献,即根据所阅读文献的“参考文献”部分去查找缺漏文献。
搜索文献,要尽可能全、新、权威。“全”指的是全面,尽量不要遗漏重要文献,尤其是不能只搜索期刊文章,而忽略了专著、论文集等文献类型的查阅。“新”指的是要找到反映该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。“权威”指的是尽量选择该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作者、期刊、出版社发表的研究成果,以保证资料的专业性和权威性。
初步浏览检索到的文献,可以从中筛选出对自己的研究有用的文献,并及时整理出参考文献。参考文献一般按作者的音序排列,也可以按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。
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,称为期刊论文,可以通[J]标识出来。期刊论文文献信息的基本写作模式是:
姓名.文章名[J].期刊名,年,卷(期):开始页码—结束页码。
编写参考文献时所收集的重要信息,一般有:姓名、文章名或书名、发表信息(如发表的期刊名、哪一年的第几期,或者哪个出版社哪年出版)、起止页码。例如,下面这个图片是一篇文章,相关信息在顶端可以找到,有的文章的相关信息,也可能出现在文章底部。
更多论文写作相关的干货,请继续关注论文畅进行了解。
相约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