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态度不端正
大学生对毕业论文在大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认识模糊。很多大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反正有老师指导,在仓促的时间里很随便地写一篇论文就交给老师修改。具体体现在论文的内容与实验不符合,语言前后不连贯,逻辑性差等。甚至有的学生在撰写英文摘要时,直接从网上翻译后拷贝下来交给老师修改,还有的同学不假思索地把他人文章大篇幅抄袭过来,生搬硬套,这些情况使得大学生4年所学专业知识得不到充分运用。由于毕业论文写作一般被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的4~5个月来完成,这段时间多数学生忙着在校外实习和找工作,心思很少放在撰写论文上。同时,学生离开了校园,没有充足时间查找资料,所以撰写的论文信息量少,内容匮乏,缺乏理论的支撑。此外,多数学生都没有与指导教师主动沟通经常联系的意识,总是习惯等待指导教师联系他们,安排布置实验内容和论文写作的框架,被动的学习方式造成许多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较差。
2.论文重复率高,抄袭现象严重
在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,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和往届毕业生有较多重复之处。从常理上讲,每个指导教师所制定的实验设计和内容每年是不可能相同的,这说明大学生在撰写论文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观点和想法,不能提出自己的独创性思维观念。有的学生大篇幅的剽窃往届毕业生或网上他人文章的内容,将别人的观点直接作为自己的思想,这样拼凑形成的论文,往往是粗制滥造、文不对题,对学生分析、写作能力的提高和美好个性的发展起不到任何帮助,甚至是一种伤害。
3.分析深度不够,只在表面做文章
对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的毕业生来讲,在论文写作前,首先要进行试验以获取大量的试验数据,这些试验数据中会隐含着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科学规律。为此,整理、汇总和分析试验数据,揭示出自然科学的规律,为将来进一步指导生产实践服务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发现,有许多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并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而是直接拿过来比较,缺乏科学性。有的论文通篇都是介绍性文字,叙述、描写的话语过多,给人感觉像是在记流水账,而且是思路混乱,表达观点不清晰明确,论述层次不清楚,没有主次之分,有的甚至出现用词不当及语言表达不通顺。
更多攻略,请继续关注论文畅进行了解。
相关文章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