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写作中的“剽窃”指的是:在论文中采用了其他人已经正式发表的论点和信息,却没有通过“引用”的方式将正式提出论点的作者及其文献出处标示出来,使人在阅读你的论文时,误以为该论点是你原创的,该信息是你自己收集的。因此,如果论文的文献引用这一环节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,那么很有可能踩到“剽窃”的红线。
为了避免不必要的“踩线”行为,就一定要了解一下文献引用的目的:
1.文献引用可以证实论文主体值得研究
通过引用先行研究凸显选题的价值。
通过引用先行研究,点出自己所要探讨的问题在这些文献中都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,即呈现空白领域,然后陈述本论文的研究是填补这个空白。
2.文献引用可以证实研究方法的合理性
通过引用相关的权威文件,以说明使用的研究方法的合理性。
3.通过引用可以支持论文所提出的论点
在阐述自己独到的论点和看法时,通过引用相关的文献,给论文增加权威性的专业支持,加强论点的说服力。
4.通过引用可以指明信息来源
如果统计的数据、采用的相关信息和资料都不是自己收集的第一手材料,就要明确引用文献,指明信息来源,保证论文信息的准确性与可信度。
5.通过文献引用可以梳理同一议题或现象的相关立场
针对同一议题,不同的学者可能会表达不同立场的观点,通过文献引用,详细介绍已发表的文献所呈现的各种立场,还可以追溯同样的学者随着时间推移在立场上发生的转变。
6.批判性的额引用能够有利于表达自己的立场或看法
先用肯定赞同的语句介绍引用文献,然后温和地指出缺失之处。或者直接引用文献中较严重的缺失,甚至会直率地主张文献传达了错误的观点。都可以通过引用表达自己的立场或看法,进行学术上的批判性的对话。
7.引用文献是陈述研究的基础
通过引用文献,以其他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作为推进的基点,陈述自己研究的基础。
总之,了解上述文献引用的目的,可以让我们更加规范的进行文献引用。
相关文章推荐:
论文提升|参考文献引用的6个技巧
文献引用、查重分析与学术规范
→以上就是今日分享,更多的论文技巧,请查看论文畅文章栏目目进行了解